
范紫芊,女,汉族,中共党员,无锡宜兴人,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15级学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154班,曾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院学生会主席、校友工作志愿者协会会长、班级班长等职务。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多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一等奖学金,并获得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学风建设月先进个人、“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015年,我参与“央视希望之星风采大赛”志愿服务团队并获优秀志愿者称号。也许很多同学对志愿者服务有很大的误解,认为这项工作是做免费的劳动力,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帮忙别人的感觉真好,虽然会有些累,看到别人因为我们的努力而露出笑容让自己觉着很值得。我们能用青春、活力来帮助和感染他人,是件很光荣的事情,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人加入我们队伍,和我们一样用自我的人生去帮忙他人。社会也需要志愿者来加强人们的社会职责感,来发扬人文精神。
2016年,我参与并负责的“苏北农村义务教育与教育现代化调研”实践团队成功入选省级重点团队,其成果荣获“挑战杯”省赛二等奖。我觉得当代大学生在假期做社会实践是非常有必要的。

2017年,我参与的“丁东村规划改造调研队”入选团中央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相关规划方案参加江苏省“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评选。同时,我带领的印象江苏——“寻找城市记忆 传承文化魅力”社会实践团入围团省委暑期社会实践重点项目,团队成员走访江苏56个乡镇, 27幅作品现已汇编成册,供市规划馆留存。

这次暑期社会实践也让我明白学校与社会的不同。在学校里有老师分配任务,但在这里,没有人会告诉你需要做什么,你必须自觉地去完成你自己认为你需要做的事情,而且要尽自已的最大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效率最高。学校,有的只是学习氛围,每一个学生都在为更高的成绩而努力。而工作的场所,每个人都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而努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存在着竞争,在竞争中既要不断学习别人先进的地方,也要学习别人待人处事的方式,以提高工作方面的能力!
记得老师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但大学里的我们依旧纯真,热情。而走进企业,接触不同的客户、同事、上司等等,关系复杂,但我不得不去面对我从未面对过的一切。在这次实践中,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学校,学到了几乎面面俱到的理论知识,开拓我们的知识面与视野;而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书本上没有的问题和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我们要感谢老师孜孜不倦地教导,遇到了问题我会在课堂上认真消化,外加平时作业作补充,我比一小部分人具有更高的起点,有了更多的知识层面去应付各种工作上的问题。
关于我的人生规划,我觉得在社会实践这方面以后我也会一直坚持下去的,既然播下了种子,就要看它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过程虽简单却美好;关于学业,我选择了参加考研。大学四年的努力学习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收获颇多,一步步地朝前进发,考研也让我在以后拥有一片更广阔的天地,更好地施展自己,成就更优秀的自己。
离别是为了更好地相遇,回首大一至大三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我心里非常温暖。非常感谢盐师给了我这么美好的回忆,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会更加努力、认真,来回馈我亲爱的母校,用最美的歌声和微笑献给盐师,也愿我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