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文苑 | 修旧利废,建设物理实验室的故事

发布者:xyzjadmin发布时间:2023-02-08浏览次数:10

修旧利废,建设物理实验室的故事


图片

作者:周荣秋



1980年7月31日,教育部《教育简报》第50期刊登了“自己动手,修旧利废,加强物理实验室的建设一文,介绍我们盐城师专物理实验室建设的经验,肯定了物理系师生在恢复建校初期的艰苦创业精神,在全国高校系统产生了广泛影响。

图片图片

(教育部《教育简报》)

1977年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江苏省的老高校面临实验室仪器需要大量更新,一批新建和恢复的高校需要白手起家建设实验室,为此,省高教局于1977年和1979年两次组织高校仪器调剂工作,先由老高校将调出的淘汰仪器造册,再由有需求的新高校选择调拨。我校创办于1958年,1963年停办。1977年初恢复建校。开始,由于实验仪器一无所有,物理教学与实验教学不能紧密配合。为了尽快将物理实验室建设起来,我们十分重视仪器调剂工作。 

老高校调出的仪器品种繁多,年久失修,较少专业对口,也不配套。如果盲目调进,很难发挥作用。我们根据物理专业教学计划开设的实验课程,捜集和研究1966年之前的高校物理实验课教材,列出每种实验所需仪器和器材清单,有针对性地选择调进的仪器。 

仪器调运是一件繁杂的工作。有一次要从南京大学调进一批仪器,其中有一台大功率电动机,重约三百千克,一时又找不到搬运工,就由实验室管理员赵铁钧、卡车司机曹银喜、电工老师王明和我四个人,用竹杠和蔴绳从地下室一步一步抬上卡车。有了这台电动机可以开一个电工实验,大家虽然流了汗,但如获至宝,非常开心。

图片

(建成于1979年的理化实验楼)

仪器运回学校后,按照普通物理、电工、电子线路课程进行分类。我们充分发挥相关老师的专业特长,组织他们负责对调进仪器进行修复、改装、调试、配套。 

普通物理实验仪器由邵林老师负责。他有在曲阜师范学院物理实验室工作的经历,见到这些调拨来的力学、热学、电学仪器,如同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一样高兴,兴奋不已。当年这类仪器都已停产,即使有钱也是买不到的。他全身心投入工作。仔细将每个配件安装到位,有缺少的就动手制作。对精密仪器反复调整,每当调试成功一台仪器,就无比高兴。 

电工实验室由许国柱老师参照母校江苏师范学院电工实验室进行布局设计。电机修复和安装由王明老师负责,他有在老工专从事电工实验教学的经验,并安排入学前就有电工实践经验的秦大为同学当助手。他们克服多种困难,修复维护了四套交流电机组和四套直流电机组,全部安装到位,并维修和采购了配套仪表,满足了电工实验教学的需要。 

电子线路实验室由邱双安老师负责,他高校毕业后曾在无线电厂工作,熟悉电子仪表。调拨来的电子线路实验仪器如示波器、讯号发生器、真空管毫伏表等都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或六十年代初期的产品,年久失修,不少元件变质老化,无法使用,修复工作量很大。我们安排在中学就对无线电爱好的冯越等同学当助手。师生们在没有技术资料,缺少元件的情况下,首先从研究线路、搜集资料做起,把型号相同或相近的几台仪器拆散合并,更换元件。对修复的每一台仪器,他们都认真调试校准,以保证实验的精度。利用这些修复的仪器,每次实验可以同时开出八组。

图片

(教育部实验室考察组在盐城师专)

我们坚持修旧利废的做法一举多得。首先有利于节约经费,加速实验室的建设,由于发挥了旧仪器作用,可以把节约下来的经费去购买急需的新仪器,开出更多实验。其次,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两年多努力,物理系各门实验开出率达80%,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最后,有利于提高教师和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养成师生勤俭节约的风气。

在那个年代,我们物理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建设实验室的做法,受到江苏省高教局和教育部的赞扬,也为以后物理实验室的建没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周荣秋口述,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采访组记录整理)

2018年3月22日

后记: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更要发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1979年省政府要表彰一批典型,下达盐城师专一个名额,学校党委讨论时有两种意见,即基建科和物理实验室,上报省高教局后,基建科受省表彰,物理实验室建设的经验,由省电台广播,并由省高教局《高教情况》刊登报教育部,教育部《教育简报》1980年第50期刊登,引起广泛关注。





图片

图片

作者简介:周荣秋,海安人,1938年生。1959年毕业于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分配在江苏省盐城中学任教,曾任物理教研组组长。1977年到盐城师专任教,历任物理系主任、教务处处长、副校长、校长,直到师院成立。接着在师院教学督导组工作十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